2025年5月8日是第32个“世界地中海贫血日”,活动主题为“防控地贫,携手同行”,旨在提高社会公众特别是高发省份群众对地贫的认知和关注,倡导全社会共同行动,加强地贫筛查、早诊早治和健康管理工作。
一、什么是地中海贫血?
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,又称海洋性贫血、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,因最早发现于地中海沿岸国家而得名。
二、地贫的分类与症状
根据珠蛋白基因缺陷的类型不同,地贫主要分成α地贫和β地贫。根据临床症状不同,地贫又可分为静止型、轻型、中间型和重型。
静止型或轻型地贫:没有明显症状或症状轻微,不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,但可能会将异常基因遗传给下一代。
中间型地贫:临床表现差异很大,会有不同程度的贫血、疲乏无力、肝脾肿大以及出现轻度黄疸。
重型地贫:重型α地贫胎儿多在孕晚期出现水肿综合征,可能胎死宫内或出生后死亡,甚至危及孕妇生命。重型β地贫患者出生时一般没有临床症状,通常在出生3至6个月后开始出现逐渐加重的贫血,伴有面色苍白、肝脾肿大、黄疸、发育不良、特殊面容等。
三、地贫的遗传模式
地中海贫血都只通过遗传的方式传播。这一疾病是通过携带有地中海贫血致病基因的父母传给后代。所谓“携带者”是指个体体细胞里有一个正常基因和一个地中海贫血基因,绝大多数携带者可以过完全正常、健康的生活。
四、地贫的防治策
预防!
预防!
预防!
一级预防:通过婚前、孕前优生检查,及早发现夫妇双方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状况,针对性制订孕育计划,预防地中海贫血的发生。
二级预防:实施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,明确胎儿地中海贫血基因类型,避免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出生。
三级预防: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,促进地中海贫血患儿早诊早治。
五、地贫的诊断
地贫患者的初筛可通过血常规和血红蛋白电泳,针对高发地区出生的人群,若红细胞形态呈小细胞低色素改变,无论有无贫血,建议进一步进行地贫基因检测。
基因诊断是确诊地中海贫血携带者和患者最直接有效的检测方法!
目前,鹰潭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(南院区门诊楼4楼)已开展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,您有任何疑问可以拨打科室电话0701-6698011咨询。